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42 lines (210 loc) · 15.7 KB

Tomcat_架构解析.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42 lines (210 loc) · 15.7 KB

Tomcat 架构解析

一、Tomcat 简介
二、Tomcat 架构
三、连接器
        3.1 ProtocolHandler
        3.2 Adapter
        3.3 Mapper 和 MapperListener
四、容器
        4.1 Container 和 Lifecycle
        4.2 分层结构
        4.3 Pipeline 和 Valve
        4.4 FilterChain
五、请求流程
六、启动流程
        1. startup.sh & catalina.sh
        2. Bootstrap
        3. Catalina
七、类加载器

一、Tomcat 简介

Tomcat 是目前主流的基于 Java 语言的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它是对是 Java Servlet,JavaServer Pages(JSP),Java Expression Language(EL 表达式)和 Java WebSocket 技术的开源实现。当前 Tomcat 共有四个版本:

  • Tomcat 7:支持 Servlet 3.0,JSP 2.2,EL 2.2 和 WebSocket 1.1 规范。
  • Tomcat 8.5:支持 Servlet 3.1,JSP 2.3,EL 3.0 和 WebSocket 1.1 规范,并可以通过安装 Tomcat 原生库来支持 HTTP/2 。当前 Tomcat 8.5 已经完全取代了 Tomcat 8,Tomcat 8 已停止维护,并不再提供下载。
  • Tomcat 9:是当前主要的发行版;它建立在 Tomcat 8.0.x 和 8.5.x 之上,并实现了 Servlet 4.0,JSP 2.3,EL 3.0,WebSocket 1.1 和 JASPIC 1.1 规范。
  • Tomcat 10 (alpha) :是当前主要的开发版;它实现了 Servlet 5.0,JSP 3.0,EL 4.0 和 WebSocket 2.0 规范。

二、Tomcat 架构

Tomcat 的整体架构如下:

  • Server:表示整个 Servlet 容器,在整个 Tomcat 运行环境中只有唯一一个 Server 实例。一个 Server 包含多个 Service,每个 Service 互相独立,但共享一个 JVM 以及系统类库。
  • Service:一个 Service 负责维护多个 Connector 和一个 Engine。其中 Connector 负责开启 Socket 并监听客户端请求,返回响应数据;Engine 负责具体的请求处理。
  • Connector:连接器,用于监听并转换来自客户端 Socket 请求,然后将 Socket 请求交由 Container 处理,支持不同协议以及不同的 I/O 方式。
  • Engine:表示整个 Servlet 引擎,在 Tomcat 中,Engine 为最高层级的容器对象。
  • Host:表示 Engine 中的虚拟机,通常与一个服务器的网络名有关,如域名等。
  • Context:表示 ServletContext ,在 Servlet 规范中,一个 ServletContext 即表示一个独立的 Web 应用。
  • Wrapper:是对标准 Servlet 的封装。

以上各组件的详细介绍如下:

三、连接器

连接器的主要功能是将 Socket 的输入转换为 Request 对象,并交由容器进行处理;之后再将容器处理完成的 Response 对象写到输出流。连接器的内部组件如下:

3.1 ProtocolHandler

1. Endpoint

EndPoint 会启动线程来监听服务器端口,并负责处理来自客户端的 Socket 请求,是对传输层的抽象。它支持以下 IO 方式:

  • BIO:即最传统的 I/O 方式;
  • NIO:采用 Java NIO 类库进行实现,Tomcat 8 之后默认该 I/O 方式,以替换原来的 BIO;
  • NIO2:采用 JDK 7 最新的 NIO2 类库进行实现;
  • APR:采用 APR (Apache 可移植运行库) 实现,APR 是使用 C/C++ 编写的本地库,需要单独进行安装。

2. Processor

负责构造 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并通过 Adapter 提交到容器进行处理,是对应用层的抽象。它支持以下应用层协议:

  • HTTP / 1.1 协议
  • HTTP / 2.0 协议:自 Tomcat 8.5 以及 9.0 版本后开始支持;
  • AJP 协议:即定向包协议。

3. ProtocolHandler

ProtocolHandler 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 Endpoint 和 Processor 来实现针对具体协议的处理功能。按照不同的协议(HTTP 和 AJP)和不同的 I/O 方式(NIO,NIO2,AJP)进行组合,其有以下六个具体的实现类:

4. 协议升级

可以看到上面的 ProtocolHandler 只有对 HTTP 1.1 协议进行处理的实现类,并没有对 HTTP 2.0 进行处理的实现类,想要对 HTTP 2.0 进行处理,需要使用到协议升级:当 ProtocolHandler 收到的是一个 HTTP 2.0 请求时,它会根据请求创建一个用于升级处理的令牌 UpgradeToken,该令牌中包含了升级处理器 HttpUpgradeHandler(接口),对于 HTTP 2.0 而言,其实现类是 Http2UpgradeHandler。

3.2 Adapter

Tomcat 设计者希望连接器是一个单独的组件,能够脱离 Servlet 规范而独立存在,以便增加其使用场景,因此 Process 对输入流封装后得到的 Request 不是一个 Servlet Request,该 Request 的全限定命名为:org.apache.coyote.Request 。因此在这里需要使用适配器模式(具体实现类是 CoyoteAdapter)将其转换为 org.apache.catalina.connector.Request,它才是标准的 ServletRequest 的实现:

3.3 Mapper 和 MapperListener

由 Socket 输入流构建好标准的 ServletRequest 后,连接器还需要知道将 Request 发往哪一个容器,这需要通过 Mapper 来实现。Mapper 维护了请求路径与容器之间的映射信息。在 Tomcat 7 及之前的版本中 Mapper 由连接器自身维护,在 Tomcat 8 之后的版本中,Mapper 由 Service 进行维护。

MapperListener 实现了 ContainerListener 和 LifecycleListener 接口,用于在容器组件状态发生变更时,注册或取消对应容器的映射关系,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支持 Tomcat 的热部署功能。

四、容器

4.1 Container 和 Lifecycle

Tomcat 中的所有容器都实现了 Container 接口,它定义了容器共同的属性与方法,而 Container 接口则继承自 Lifecycle 接口。Tomcat 中的大多数组件都实现了 Lifecycle 接口,它定义了与组件生命周期相关的公共方法,如 init()start()stop()destroy() :

4.2 分层结构

Tomcat 之所以采用分层的结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Engine:最顶层的容器,一个 Service 中只有一个 Engine;
  • Host:代表一个虚拟主机,一个 Engine 可以包含多个虚拟主机;
  • Context:表示一个具体的 Web 应用程序,一个虚拟主机可以包含多个 Context;
  • Wrapper:是 Tomcat 对 Servlet 的包装,一个 Context 中可以有多个 Wrapper。

Tomcat 容器的分层结构在其 conf 目录下的 server.xml 配置文件中也有体现:

<Server port="8005" shutdown="SHUTDOWN">
  <Service name="Catalina">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connectionTimeout="20000"redirectPort="8443" />
    <Engine name="Catalina" defaultHost="localhost">
      <Host name="localhost"  appBase="webapps" unpackWARs="true" autoDeploy="true">
    </Engine>
  </Service>
</Server>

这里的 appBase 代表我们应用程序所在父目录,我们部署的每一个应用程序就是一个独立的 Context 。

4.3 Pipeline 和 Valve

由连接器发过来的请求会最先发送到 Engine,最终逐层传递,直至我们编写的 Servlet,这种传递主要通过 Pipeline 和 Valve 来实现。每层容器都有自己的 Pipeline,Pipeline 相当于处理管道;每个 Pipeline 中有一个 Valve 链,每个 Valve 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处理单元,用于对请求进行处理。最基础的 Valve 叫做 Basic Valve,新增的 Valve 会位于已有的 Valve 之前。Pipeline 和 Valve 的接口定义如下:

public interface Pipeline extends Contained {
 
    public Valve getBasic();           // 获得Basic Valve
    public void setBasic(Valve valve); // 设置Basic Valve
    public void addValve(Valve valve); // 新增Valve
    public Valve[] getValves();        // 获取所有Valve
    public void removeValve(Valve valve);// 移除Valve
    public Valve getFirst(); //获取第一个 Valve
   
    public boolean isAsyncSupported();
    public void findNonAsyncValves(Set<String> result);
}
public interface Valve {

    public Valve getNext();
    // 每一个Valve都持有其下一个Valve,这是标准的责任链模式
    public void setNext(Valve valve);
    // 对请求进行检查、处理或增强
    public void invoke(Request request, 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public void backgroundProcess();
    public boolean isAsyncSupported();
}

通过 Pipeline 的 Valve 责任链模式,每一层容器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功能的扩展,来对请求进行检查、处理或增强。每一层处理完成后,就会传递到下一层的 First Valve,由下一层进行处理。以 Engine 容器为例,其实现类为 StandardEngine:

public class StandardEngine extends ContainerBase implements Engine {
    public StandardEngine() {
        super();
        pipeline.setBasic(new StandardEngineValve());
         ....
        }
    }

在 StandardEngine 创建时就会为其 Pipeline 设置上一个名为 StandardEngineValve 的 Basic Valve,StandardEngineValve 的实现如下:

final class StandardEngineValve extends ValveBase {

    public StandardEngineValve() {super(true);}

    @Override
    public final void invoke(Request request, 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 获取当前请求的Host
        Host host = request.getHost();
        if (host == null) {
            return;
        }
        if (request.isAsyncSupported()) {
            request.setAsyncSupported(host.getPipeline().isAsyncSupported());
        }

        // 将请求传递给host的Pipeline的第一个Valve
        host.getPipeline().getFirst().invoke(request, response);
    }
}

Engine 的 Basic Valve(即最后一个 Valve)在 invoke 方法中会获取到下一级容器(Host)的第一个 Valve,从而完成首尾相接。

4.4 FilterChain

通过 Pipeline 和 Valve 的传递,请求最终会传递到最内层容器 Wrapper 的 Basic Valve,其实现类为 StandardWrapperValve 。StandardWrapperValve 会在 invoke 方法中为该请求创建 FilterChain,依次执行请求对应的过滤器:

// 为该请求创建Filter Chain
ApplicationFilterChain filterChain = ApplicationFilterFactory.createFilterChain(request, wrapper, servlet);
.....
// 调用Filter Chain的doFilter方法
filterChain.doFilter(request.getRequest(), response.getResponse());

当到达执行链的末端后,会执行 servlet 的 service 方法:

servlet.service(request, response);

以我们最常使用的 HttpServlet 为例,其最终的 service 方法如下:

protected void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tring method = req.getMethod();

        if (method.equals(METHOD_GET)) {
            long lastModified = getLastModified(req);
            if (lastModified == -1) {
                .....
                doGet(req, resp);
            } else {
               ......
            }

        } else if (method.equals(METHOD_HEAD)) {
            long lastModified = getLastModified(req);
            maybeSetLastModified(resp, lastModified);
            doHead(req, resp);

        } else if (method.equals(METHOD_POST)) {
            doPost(req, resp);

        } else if (method.equals(METHOD_PUT)) {
            doPut(req, resp);

        } else if (method.equals(METHOD_DELETE)) {
            doDelete(req, resp);

        } else if (method.equals(METHOD_OPTIONS)) {
            doOptions(req,resp);

        } else if (method.equals(METHOD_TRACE)) {
            doTrace(req,resp);

        } ......
    }

至此,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就逐步传递到我们编写的 doGet 或者 doPost 方法中。

五、请求流程

这里对前面的连接器和容器章节进行总结,Tomcat 对客户端请求的完整处理流程如下:

六、启动流程

Tomcat 整体的启动流程如下图所示:

1. startup.sh & catalina.sh

startup.sh 是对 catalina.sh 的一层薄封装,主要用于检查 catalina.sh 是否存在以及调用它。 catalina.sh 负责启动一个 JVM 来运行 Tomcat 的启动类 Bootstrap 。

2. Bootstrap

Bootstrap 独立于 Tomcat 结构之外,它以 JAR 包的形式存在于 bin 目录下,主要负责初始化 Tomcat 的类加载器,并通过反射来创建 Catalina。

3. Catalina

Catalina 通过 Digester 解析 server.xml 来创建所有的服务组件。Digester 是一款能将 XML 转换为 Java 对象的事件驱动型工具,简而言之,它通过流读取 XML 文件,当识别出特定 XML 节点后,就会创建对应的组件。

七、类加载器

Tomcat 并没有完全沿用 JVM 默认的类加载机制,为了保证 Web 应用之间的隔离性和加载的灵活性,其采用了下图所示的类加载机制:

1. Web App Class Loader

负责加载 /WEB-INF/classes 目录下的未压缩的 Class 和资源文件,以及 /WEB-INF/lib 目录下的 Jar 包。它只对当前的 Web 应用可见,对其它 Web 应用均不可见,因此它可以保证 Web 应用之间的彼此隔离。

2. Shared Class Loader

是所有 Web 应用的父类加载器,它负责加载 Web 应用之间共享的类,从而避免资源的重复加载。

3. Catalina Class Loader

用于加载 Tomcat 应用服务器的类加载器,从而保证 Tomcat 与 Web 应用程序之间的隔离。

4. Common Class Loader

其作用和 Shared Class Loader 类似,当 Tomcat 与 Web 应用程序之间存在共同依赖时,可以使用其进行加载。再往上,流程就与 JVM 类加载的流程一致了。

参考资料

  • 刘光瑞 . Tomcat架构解析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7-05